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资讯 > 健康新闻 > 正文

广东人均每天吃盐7.3克 吃盐多的危害

2016-04-29 09:35:42      家庭医生在线

2010年调查监测发现,广东全省家庭人均盐摄入量为每日9.1克,是推荐量的1.5倍。因此,五年间,全省展开一系列健康用盐宣传活动。数据证实,活动卓有成效——2015年调查监测最新结果,全省家庭人均盐摄入量为每日7.3克,五年间广东居民人均日减盐1.8克,不过仍高于推荐量。同样是最新数据,2015年全省3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达28.8%,高血压、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形势严峻。

吃盐多的危害:

惹头疼。很多人都曾有这样的经验,吃了一顿丰盛的浓味大餐之后,就容易发生头疼的情况。有最新研究让受试者分别食用高盐、中盐、低盐的饮食各30天,结果发现,每天吃8克盐的人比那些吃4克盐的人头痛的次数多1/3以上。无论具体吃哪种食物,只要吃盐的量多,都会有同样的反应。这项研究确认,多吃盐可能与头痛密切相关。经常有头痛烦恼的朋友们,不妨试试少吃盐。

水肿。在体内的水分潴留情况和摄入钠的数量密切相关。一些血液循环不好的女性,虽然心脏、肾脏并无疾病,但却容易发生轻度的水肿,特别是月经来潮之前的几天,这种情况更为明显,脸上都看起来肿肿的。激素水平所带来的水分潴留增加状态,再加上大量摄入盐的作用,会加剧腹胀、脸肿、头疼等不适感觉。研究早已发现,高盐的饮食会促进组织水肿。长期苦于经前期综合征的女性,应当在经期之前主动控盐,吃较为清淡的食物。

害嗓子。患有慢性咽炎的人,食物必须清淡。在食用盐分含量高的食物之后,很多人都能明显感觉到咽喉黏液增加,嗓子不清。咽喉经常发炎、咳嗽不适的人,都不能吃太咸、太辣、油炸、熏烤的食物,表面盐分很大的炒货如炒瓜子、炒花生、加了盐的各种坚果等,以及薯片之类含盐高的零食也都要少吃。

损皮肤。吃盐多的时候,由于渗透压的作用,身体组织的水分会减少,排出身体的水分会增加,也不利于皮肤的保水。因此,少盐饮食是改善皮肤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很多女生喝一两天果蔬汁会感觉皮肤舒服,并不是因为果蔬汁有什么神奇作用,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们日常饮食的盐分过多。

胃癌。和加盐少的食物相比,盐分过大的食物会降低胃中保护性黏液的粘度,使它对胃壁的保护作用下降,食物中的各种有害因素更容易作用于胃壁,因而会促进多种胃病的发生。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盐摄入量和胃癌风险之间有正相关性。也就是说,饮食清淡少盐是有利于预防胃癌的因素。

吃盐量的标准:

人体器官的钠主要从食物和饮水中来,食盐、苦油、味精、酱和酱菜、腌制食品等都可以提供较多的钠,肉类和蕊莱也可以提供少部分钠。正常成人每天钠需要最为2200mg,我国成人一般日常所摄人的食物本身大约含有钠1000mg,需要从食盐中摄人的钠为1200mg左右,因此,实际在每天食物的基础上,摄人3g*盐就荃本上达到人体钠的需要,由于人们的膳食习惯和口味的喜爱,盐的摄人都远远超过3g的水平。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食盐的摄人最为12g,城市10.9g,农村12.4g,酱油平均为8.9g,城市10.6g,农村8.2g。虽然比1992年略有下降,但远高于6g食盐的建议量,引发慢性病的危险性仍然存在。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艘康成年人一天食盐(包括酱油和其他食物中的食盆量)的摄人最是6g,虽然世界卫生组织在2006年提出了每人每日5g的建议。鉴于我国居民食盐实际摄人最与目前6g的建议值有较大差距,因此仍然维持目前建议值。

(责任编辑:林宗可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吃盐量的标准 食盐过多的危害 食盐

名创优品你买过吗?复检仍不合格,致癌物超标1400多倍?经常涂抹指甲油有哪些危害?

指甲油是女性必备的化妆品之一,几乎每个女性身边总少不了各种颜色的指甲油。但现在有很多不良商家为能提高销量,减少成本而在指甲油中添加太多有……详细>>

北京暴雨中女子淡定做美甲 女人爱美的心你无法想象?做美甲有什么危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做美甲成为一种流行时尚,这美甲后确实很漂亮,显得手白又手指长,殊不知频繁做美甲会对身体带来一定的伤害,甚至会导致灰指……详细>>

教育部:幼儿连续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不超过15分钟?儿童长期用电子产品有什么危害?

儿童玩手机已成为每个家庭不可避免的问题,很多家长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而用电子产品陪伴孩子;部分孩子玩电子产品时才更安静和听话……详细>>

深圳出台国内首部地方性健康法规保护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喝酒有哪些危害?

有很多未成年人学习大人的行为,以喝酒的方式来解忧愁,然而只有百害而无一利。由于未成年人各项器官发育还不成熟,喝酒给身体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详细>>

高度近视会致盲!广州市高度近视的中小学生可免费进行检查

近视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乃至国民素质水平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中小学生近视率的持续增加,高度近视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只是大家……详细>>

  • 罗颂平

  • 郑峥

  • 欧阳惠卿

  • 罗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