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资讯 > 健康新闻 > 正文

一小杯水让人“溺死”纯属无稽之谈 医学专家否定"干性溺水"说法

2015-07-10 15:21:01      家庭医生在线

昨天,一条帖子刷爆朋友圈,指美国有孩子游泳后,正常回到家,不久死在床上,被指死于“干性溺水”。该帖子指出,“‘干性溺水’的恐怖之处在于哪怕只有一小杯水,都有可能发生。”这一说法吓坏网友。

然而,通过对呼吸科专家求证,却得知医学上没有“干性溺水”“干性淹溺”的病名,一小杯水让人“溺死”,更是无稽之谈。

“干性溺水”?子虚乌有

这个帖子援引两个美国孩子游泳后一生一死的不同遭遇,指出由于溺水时水进入呼吸道,刺激咽喉和气管出现痉挛,导致肺内缺氧,患者呼吸困难,导致窒息死亡。

“这个帖子提到的几个病例非常奇怪。如果孩子发生溺水,不可能从泳池出来时没有什么症状,‘溺死在床上’的说法过于夸张。”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陈正贤教授说,呼吸科收到的溺水患儿多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因缺氧出现紫绀,嘴唇发紫。溺水导致的呼吸困难是逐渐加重的,孩子溺水后,不可能从泳池出来时是正常的,回到家才突然加重甚至死亡。

陈正贤指出,医学上没有“干性溺水”的说法,与上述报道的描述相类似的情形,主要出现在卧床病人或者患有咽喉部反射障碍的病人身上。这两类病人由于呕吐时胃液反流上行,呛入呼吸道可引发窒息,症状类似溺水引发的窒息。

普通人如果喝大量水,在异常情况下,也有可能呛入气道,引发窒息危险。然而,这种情况属于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前提是人们要喝非常多的水,且在出现呛咳时仍然不能停止喝水。

游泳呛咳 当心发生吸入性肺炎

陈正贤提醒,游泳时,家长要监护好孩子,注意孩子有无出现剧烈呛咳,提防溺水。一旦发生溺水,应尽快进行急救。如果游泳后孩子同时出现倦怠、嗜睡、呼吸困难、痉挛等症状,应尽快到急诊或呼吸科就医。

特别要提醒的是,即使溺水的孩子现场症状不严重,事后应尽快到呼吸科检查,主要是因为少量水呛入气管,水中的细菌、病原也有可能引发吸入性肺炎。

日常生活中,溺水急救常识有哪些呢?

不会游泳者落水后,要保持镇静,采取仰面体位,头顶向后,口鼻向上露出水面,设法呼吸,等待他救。如果是会游泳者,小腿肌肉痉挛时,将痉挛下肢的拇指用力往上方拉,使拇指跷起,持续用力,直至剧痛消失,痉挛也就停止;若手腕肌肉痉挛,自己将手指上下屈伸,并采取仰卧位,用两足划游。

如果发现有人溺水,而自己又不会游泳,不要盲目下水救人,可大声呼救,并伸出岸边现有的树枝、绳索、棍棒等让遇险者抓住或抛出救生圈给遇险者,同时要拨打110、119、120电话求救。

溺水者被救上来后,如果已无反应和呼吸,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并及时拨打120;如果溺水者被救起时呼吸微弱,面色青紫,口鼻内有杂草、污泥等应立即清除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可让患者仰卧,头侧向一侧,头部要低于身体其他部位便于水从口中流出并注意保暖。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呼吸,如无反应和呼吸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即使患者意识恢复,也要送医院治疗观察。

(责任编辑:詹远 )

  • 李旭

  • 彭强

  • 覃小兰

  • 毕筱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