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资讯 > 健康新闻 > 正文

甲亢“救命药”断货续:患者挂10次号拿药

2013-06-26 11:28:17      家庭医生在线

6月21日,《甲亢“救命药”断货 患者无奈求助黑市》的报道刊发后,引起全国多家媒体关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内分泌科主任施秉银教授表示,在无法改变甲亢药缺货现状的情况下,患者不要囤积药品,如果有多余的药可以尽量提供给其他病友,而甲亢患者无药可吃的情况,也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了。

央视连线:专家称甲亢廉价药已无厂生产

6月25日,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都对甲亢药缺货现象进行了报道,并联系本报记者,与国内知名甲亢治疗专家、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内分泌科主任施秉银教授进行了连线。

据央视二套《第一时间》报道,除了西安外,郑州、南京、厦门等其他城市也都出现了甲亢“救命药 ”甲巯咪唑缺货的现象。

在与央视的连线中,施秉银教授介绍说,作为治疗甲亢病最常用药的甲巯咪唑不仅非常便宜,而且效果很好,100片大概只要两三块钱,而且也正是因为便宜,国产的甲巯咪唑片最近两三个月因为利润低,已经没有厂家生产了,只能使用成分和甲巯咪唑几乎一模一样,格价却要高出十倍的进口药赛治

“但是由于很多之前吃国产甲巯咪唑的患者要换赛治以及厂家生产能力的限制,赛治的市场存量也日渐减少,西安市内只有少数几家大医院的药房还在销售。我们医院还有部分赛治,同时也在积极和药厂协调,但是每一个就诊卡只能限制开一盒,少数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开两盒或三盒。”施秉银说,“对那些买不到甲巯咪唑或赛治的患者而言,只能改吃替代药丙硫氧嘧啶片,但换药后,治疗效果会受到一定影响 ,还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尤其对一部分人来说,可能会产生肝脏的毒副作用,有的时候发生之后会是非常严重的。”

有患者一天挂十次号囤药

昨日,记者联系了施秉银教授,他告诉记者,虽然医院对患者购买赛治进行了限制,但是有部分患者为了能够多开药,甚至一天挂十次号,开十张就诊卡,然后每张就诊卡开一盒赛治,进行囤药。

在网络上的甲亢论坛里,也有不少患者都在为买不到药而发愁,许多病友建议,有多余药品的患者或者已经治愈的人可以把多余的药送给或以成本价卖给其他病友,“毕竟这是大家的救命药,这个时候应该相互帮忙的。”一位患者发贴称。

由于担心“救命药”会售罄,许多患者还无奈选择利用网络“黑市”购药,马女士就为患有甲亢的母亲一次从网上买了七盒赛治,“这批药是花高价好不容易从外地的一个人那里买来的,生产日期是2012年8月,母亲现在的病情减轻了,每天半片药就够了,这七盒够她吃700天的,但是没办法,害怕以后更没药了,只能先买上备着,哪怕过期了也比到时候没有药强啊。”马女士说,“母亲周围有些病友买得更多, 还有一次买20盒的。”

专家:“救命药”断货该引起重视了

对于有些甲亢患者通过网络购药的行为,施秉银教授表示,私人的网络售药本身是不合法的,而且相对医院的药房,这些药品的生产日期较早,质量也没有保证。

“对大多数甲亢患者来说,必须天天服用的甲巯咪唑或是赛治,用‘救命药’来形容,一点儿都不过分。因为利润低而不生产国家规定的基本药物,最终受害的还是患者,有关部门应该开始重视这一情况了 ,比如对药厂进行适当补贴或者允许提高药价。”施秉银说,“这个月中旬,我已经给国家发改委发邮件反映了甲巯咪唑断货的情况,希望能够得到回应。”

据施秉银教授介绍,全国目前有几百万甲亢患者需要天天服用甲巯咪唑或是赛治进行治疗,在目前无法短时间内解决药品短缺的情况下,各地患者最好能相互理解,不要囤积药品,尽量把多余的药留给更多需要的人,“西安地区患者尽量给外地患者一些方便,谢谢。”施秉银在微博里无奈地说。

延伸阅读

个论:用行政和市场“两只手”托起廉价药

近日,一种叫甲巯咪唑的药,让成千上万甲亢患者焦心。因为价格太便宜,厂商停止生产,导致南京、济南、西安等多地缺药。

药品停产,表面上看是一种“市场行为”:价格太低,利润太薄,药厂不愿生产,药商不愿销售。鱼精蛋白、复方新诺明针剂、红霉素针剂等药物,都曾面临与甲巯咪唑一样的命运。作为药品的直接使用者,患者处于这根利益链的最末端,对厂商的选择毫无影响力。他们的健康需求,在这样的“市场行为”中被无情地忽略了。

此时此刻,一味谴责厂商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有失公允。这里涉及一个定价政策的问题。对于“基本药物”,限价很有必要,是对患者利益的一种有效保护。但有时候,也存在这样的矛盾:产品原料成本上升、出厂价却没有增加,甚至出现“卖得越多、亏得越大”的情况,厂商不可能长期亏本经营,只好停产。以甲巯咪唑为例,进口药的价格是国产的十几倍。对一些药品的价格限制,初衷是好的,但它在产生了不符合供求关系的廉价的同时,也产生了廉价造成的短缺。

抛开“良心”、“道德”等问题,廉价药的消失,可说是制药售药者与医药管理者之间的博弈,而不仅是孰是孰非的价值判断。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如果不能改变简单的“低价政策”,这样的博弈还会不断进行下去,反而背离了调低药价的初衷。说到底,对于患者,无论是“药价高”还是“药品缺”,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在某种程度上,廉价药背后的两难,也是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普遍困局。医疗既有公益性,也有市场性,应该如何划分二者各自的领域?既需要政府托底,又需要市场激活,管理者权限应该止于何处?既有井喷式的需求,也有新技术的出现,改革者如何应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从公立医院改革,到医保制度完善,再到药物生产销售,莫不需要更合理的顶层设计与更精确的末端治理。

以廉价药为例,一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可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和保护措施,考虑定厂、定价、定量生产,对药企和医院进行补偿,保证公众不至于因为“市场失灵”而陷入用药的危机。另一方面,对药品需要适度放开价格管制,降低中间行政审批环节成本,让生产者有利可图,以市场的力量,刺激更多药厂加入到生产行列中来。既有公益性的廉价国家药物,也有社会生产的国产药品,还有进口药物,相互补充相互竞争相互促进,才能在正常的市场状态中,让药品供应充足、价格合理。

解决廉价药消失问题的思路,可说是医疗改革的一只麻雀。其基本的理念应该是,既不迷信行政之手,也不轻视市场力量,政府和市场两手齐发力。唯有这样,才能解决药价高、药品缺的问题,也才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作者:吴帅)

(责任编辑:贝贝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新方法 新征程 共发展|双蚁药业2019年营销战略研讨会隆重召开

12月2日,以“新方法 新征程 共发展”为主题的双蚁药业2019年营销战略研讨会在南宁朗逸酒店隆重召开。详细>>

2016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研讨会在京召开

4月9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解放军第302医院共同举办的2016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围绕如何把控中成药……详细>>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2014年度学术年会在粤召开

2014年11月8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与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2……详细>>

拜耳将投1亿欧元 北京有望成其最大处方药包装基地

拜耳一公司将投资约一亿欧元,用于大规模提升其北京工厂的生产能力,这意味着北京工厂有望成为拜耳医药保健全球最大的处方药包装基地。详细>>

戊肝病死率居肝炎首位 史上最大疫情致12万人染病

戊型肝炎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发现的一种新传染病,由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引起。戊型肝炎暴发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近半个世纪来,……详细>>

  • 何金

  • 濮先明

  • 张惠杰

  • 袁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