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诊疗
健康生活
  • 养生
  • 营养
  • 两性
  • 精神心理
  • 中医
  • 育儿
  • 减肥
  • 女人
  • 美容
  • 整形
  • 健康资讯
  • 健康课堂
  • 家医互动
  • 即问即答
  • 健康WHY
  • 专家答疑
  • 整形圈
  • 医生圈
  • 病友圈
  • 数据中心
  • 疾病库
  • 医生库
  • 医院库
  • 药品库
  • 整形库
  • 器械库
  • 食材食谱
  • 母婴产品
  • 新闻 视频 养生 育儿 营养 中医 女人 减肥 整形 两性 妇科 男科 肿瘤 眼科 影像 肝病 骨科 糖尿病 心血管 即问即答 诊所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医药资讯 > 悦康药业健康科普 > 科普文章  > 正文

    干扰素与核苷类药物 乙肝抗病毒治疗该找谁?

    2012-08-09 08:15:47 举报/反馈

       乙肝治疗,如同给开水降温

      我国约有1.2亿人属于慢性HBV(乙肝病毒)感染者,但由于认知不足及广告宣传的偏差,很多人不是“讳疾忌医”,而是“病来乱投医”。

      其中常见的误区是:肝功能异常了(转氨酶升高),只把转氨酶降下去就了事。其实,这只能解一时之急。

      抗病毒才是慢性乙肝的主治方法。通过规范治疗,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及肝纤维化,延缓病情发展,预防肝硬化、肝细胞癌的发生。

      打个比方,单纯的保肝降酶治疗,就如同往锅里加冷水,只要病毒(火源)仍存在,就可能反复出现肝功能异常。抗病毒治疗,则如熄灭火源,抑制甚至清除病毒。尽管水温不会马上下降(转氨酶也如此),但随着病毒被抑制,转氨酶会自然而然地下降。

      抗病毒,缘何首选干扰素 

      目前,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是干扰素与核苷类药物。两者各有优缺点,对年龄较轻、希望疗程短些或近期有生育要求、无干扰素禁忌证者,建议首选干扰素。

      因为,核苷类药物只能抑制病毒,虽然作用明显,短时间内在血液中可查不到病毒,但是并不能清除肝细胞内的病毒。乙肝病毒就像底片,只要底片存在,就随时可洗出相片(病毒复制)。也正因如此,核苷类药物停药后,多数病人会出现病毒反弹。

      干扰素与核苷类药物的最大区别在于,它除了能直接抑制病毒外,还能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而免疫功能的改善,有助于增强抗病毒作用。机体要清除乙肝病毒,必须通过免疫应答才能实现。

      因此,干扰素是通过多条途径发挥抗病毒作用的。用干扰素(如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等)治疗,若取得完全应答,则可获得病情长期稳定,甚至完全治愈的效果。

      退一步说,即便用干扰素未达到预期治疗目标,也可再选择核苷类药物或干扰素联合核苷类药物治疗。

      当然,病人若已使用核苷类药物,而疗效不佳的话,也可选择干扰素。曾有研究发现,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失败,再用核苷类药物治疗的慢性乙肝病人,也获得了非常好的疗效。

      乙肝治疗的效价比

      对于疾病治疗或药物的选择,我们除了关注疗效之外,也要考虑费用。这就是效价比的问题。

      乙肝治疗就如同“短线投资与长线投资”的关系。我们可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第一,抗病毒与不抗病毒。

      若选择干扰素(如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抗病毒,因其疗程有限,一般为一年,有的可能延长至两年,费用可能要几万甚至十几万元。这的确是个庞大的数目。

      不过,对于治疗取得完全应答,病毒长期被抑制或清除,有的甚至获得表面抗原的转阴来说,这就是一次性投入。病人从此不必再为健康、工作、交往、结婚等烦恼,这些就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了。

      反过来,若单纯做护肝降酶治疗,可能每次投入只需几千元,但正如前所述,这种治疗只是缓解表面现象,实际上,病情在持续发展,若进展为肝硬化、肝癌,此时的总体费用将大大超过抗病毒治疗的费用。

      第二,干扰素与核苷类药物的选择。

      若选择核苷类药物,虽然每年费用不高,但病人需长期治疗,可能要服药7~8年甚至终身,而若出现耐药,则必须加药或换药,如此算下来,长期的费用与干扰素的短期费用相差并不大。问题在于,长期服药病人不一定能接受。而干扰素的完全应答率明显高于核苷类药物。

      其实,无论选择哪种方案,治疗之前,应先增加信心。已有研究发现,病人的心理状态对疗效有一定影响。心情郁闷与心情开朗、充满信心相比,其机体的免疫应答是有差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