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诊疗
健康生活
  • 养生
  • 营养
  • 两性
  • 精神心理
  • 中医
  • 育儿
  • 减肥
  • 女人
  • 美容
  • 整形
  • 健康资讯
  • 健康课堂
  • 家医互动
  • 即问即答
  • 健康WHY
  • 专家答疑
  • 整形圈
  • 医生圈
  • 病友圈
  • 数据中心
  • 疾病库
  • 医生库
  • 医院库
  • 药品库
  • 整形库
  • 器械库
  • 食材食谱
  • 母婴产品
  • 新闻 视频 养生 育儿 营养 中医 女人 减肥 整形 两性 妇科 男科 肿瘤 眼科 影像 肝病 骨科 糖尿病 心血管 即问即答 诊所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医药资讯 > 悦康药业健康科普 > 科普文章  > 正文

    困扰帕金森病人的“开关”现象

    2011-04-09 09:10:19 举报/反馈

      2011年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对帕金森病,或许很多人并不陌生。比如,在生活中常常可以看见一些老年人的手不停地颤抖,倒水时一半都倒在了外面,吃饭时筷子对着菜晃来晃去就是夹不住,这些都是帕金森病的日常表现。那究竟帕金森病史怎样产生,又应该怎样治疗呢?什么又是“开关”现象呢?一起看看。

      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年龄 遗传

      研究发现,帕金森病的病变部位在人脑的中脑部位,该处有一群神经细胞叫黑质,通过合成叫“多巴胺”的神经递质对大脑的运动功能进行调控。多巴胺为抑制性神经递质,与兴奋性的神经递质在脑内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因为帕金森病患者的黑质细胞大量坏死消失,多巴胺的制造减少,脑内递质平衡被打破。当黑质神经细胞变性死亡达60%以上时,就会出现帕金森病的症状。帕金森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一般认为病因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年龄:帕金森病多发生于50-60岁人群,男性稍多于女性。目前欧美国家5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1%。在我国,55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与欧美国家接近。

      遗传:有报道称帕金森病患者中约有5%-10%表现出家族性的特征,呈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族中每代都可出现本病,而且患者多在青年时起病。

      综合:也有研究称农业杀虫剂和除草剂、工业环境中接触重金属、脑外伤和病毒感染等,都是危险因素。

    ${FDPageBreak}

      什么是“开关现象”?

      早期的帕金森病人脑内仍能生成多巴胺,但是数量在减少。药物(如美多巴或息宁中的左旋多巴)补充了这种不足,于是病人脑内便不再自己生成多巴胺,而完全依赖于药物的补充。这时“开关”波动便开始出现。当药物开始起作用时,病人活动自如,处于“开”状态;当药物失去作用时,病人的活动变得非常困难,甚至如冻僵一般,称为“关”状态。

      这种“开关”波动,在多年服用美多巴或息宁的病人中普遍存在,多数在开始服药3-5年以后出现。处于“关”状态时的病人表现很痛苦,尤其是合并有疼痛或痉挛的病人,“关”的时间通常会持续几个小时,发生在下午的比较多,是病人一天当中最痛苦的时候。增加药物剂量或调整用药时间表,可在一定的时间内或某种程度上可改善“开关”症状,但不会有什么根本性或长时期的效果。

      “脑起搏器”可缓解症状

      帕金森病患者的一系列症状,都是由于大脑深部一些特定的神经细胞群过度活跃引起的。目前的神经外科手术可以找到这些细胞群构成的核团,并想办法抑制其过度活跃,缓解主要症状,甚至完全解除其中的一些症状。

      手术方法主要是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也叫“脑起搏器”。首先在患者头部安装一个定位框架,通过磁共振扫描初步确定靶点位置,然后采取微电极记录技术在百微米水平精确定位细胞核团,之后开始植入DBS电极。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不管选择哪一个核团,手术的定位技术都很关键,稍有偏差就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损伤到重要的结构出现并发症。目前国内真正具有精确定位条件和经验的医疗单位并不多,患者要慎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