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理性舆论难弥合医患关系

健康新闻评论

家庭医生在线新闻频道出品

本期话题理性舆论回归医患关系是好开始

观点摘要:当下中国的医患关系如履薄冰,每走一步都可能面临恶劣得不可估量的境地。值得注意的是,广医二院袭医案和温岭杀医案后,舆论的风向都对医生产生了同情和理解,理性看待医患关系的言论也比比皆是,但是,个案的理性舆论,对改变当下被对立已久的医患关系作用甚微。或许,趁着现在舆论转变的东风,更多去灌输“看病不是简单消费”的认识,帮助他们认清医疗的真实本质,这才是预防医患冲突发生“惠而不费”的良方。

舆论转变理性舆论回归医患关系是好开始 但弥合作用小

当下中国的医患关系如履薄冰,每走一步都可能面临恶劣得不可估量的境地。上周,医院内又发生了两起恶性袭医事件:2013年10月21日上午,因拒绝死者家属将死者遗体带回家的请求,广医二院ICU主任熊旭明教授被家属群殴至脾脏破裂;而在4天之后的25日上午,与广医二院相隔1330.5公里之外的浙江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嫌疑人连某因对该院鼻腔微创手术结果不满意,持刀将该院3名医生捅伤,其中鼻咽喉科主任医师王云杰因抢救无效死亡。

按照正常思维,判断一个人的对错,最基本的要经过客观的调查、取证、询问、申辩,最后才能下一个定论性的判决,但是在医患关系的冲突中,医生往往却直接被定性为“有错”然后直接遭到“判决”:辱骂、推搡、甚至见血暴力,而“判决”他们的人有可能是自己曾经救过的患者和家属,最后,还不能获得舆论的理性评价。

然而,这两件恶性袭医案,最后一点发生了“意料之中的出乎意料”的微妙变化。 

新闻媒体人上周因某个事件,普遍沉浸在兔死狐悲的气氛里,但拥有敏锐且善于捕捉医患关系事件的他们并没有“遗忘”这两条新闻。按照过往大部分读者思维,医患关系纠纷的报道中,医生与患者总在大众媒体中被“不偏离事实”的基调中塑造成对立的关系,这种“非尊重事实”的、保护天平几乎一致倒向“弱势群体”患者的新闻报道,使得不少医护人员痛批“有失公允”。

10月23日,广医二院袭医案作为广州本地最大的新闻登上了除《新快报》外各大纸媒的头条,这些曾经让医护人员头痛不已的大众媒体,将批判矛头直接指向了动手打人的死者家属。其中,广东《新快报》以《住手!把你的拳头从医生身上挪开》为题,开辟两个整版详细报道广医二院来龙去脉,同时借医疗界人士对事件的评价痛斥死者家属暴力行径,仅以标题和排版而言,气势丝毫不输于该报当天头版的《请放人》。

若广医二院袭医案的舆论仅代表地方媒体意见,那温岭杀医案就是代表轰动全国性媒体共同的态度。10月26日,新华社《三问温岭杀医案》一文直接指出:“温岭杀医血案,再次将医患关系推上风口浪尖。医患曾是社会里最亲密也是最有人情味的关系之一,然而为何在医疗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变得如此脆弱甚至可怕?”;《健康报》的《温岭一院遭遇“黑色星期五”》文章中则引用受伤医生王伟杰一番话道出医护人员的心酸:“对于每一位来就诊的患者,医生都想千方百计地把他看好,等病治好后,只要患者说一声谢谢,我们也就知足了。”

如果传统媒体舆论风向的转变,像某些民众所言是“有人士介入”的话,那在“体现中国真实民意”的互联网上则可以作为风向参考。两起袭医案后,互联网上声援医生的言论前所未有的多见,单以新浪微博而言,与这两起袭医事件相关信息,罕见的呈现出“一面倒”的支持和理解医生的态势——这与一年多前,哈医大附一医院实习医生王浩被刺死后还有六成网友表示“高兴”的窘况呈鲜明反比。

“一两年前,在袭医暴力事件的讨论中,往往有大量谩骂、攻击医生的言论,其中一些是将对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的情绪投入到事件讨论中。”媒体人@王星WX微博评论道:“今年以来,个人观察的感受是谴责暴力、同情医生的声音逐渐成为主流,(例如)广医二院ICU医生被重伤事件中,患者家属在微博中怒骂医生,就未能像以前一样赢得舆论。”

@王星WX的言论实际上也道出中国网民从过去的“亢奋”转变为冷静思考的趋势。伴随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勃发,舆论话语权从过去媒体独家把持,逐步被分割到更多来自各领域的个人或群体手中。医疗领域的相关人员——如@医生哥波子(广东省卫计委副主任廖新波)、@庄一强、@急诊科女超人于莺等医疗界大V,不遗余力的通过这些载体发布出未经传统媒体加工筛选、更贴近真实的信息,促使民众重新梳理和思考过去只能“管中规豹”的医疗界。因此,无论部分人认为媒体对医生“重拾公允”,还是网民对医生的理解和同情,都是应该发生的结果而已。

不过,这两起袭医案是2003年至2013中40多起恶性暴力袭医案(结合中国医院协会《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调研报告》数据)中的其中两件,在十年来无数医闹风波中更是冰山一角,时刻充满危机的工作环境让医生在担惊受怕之余,也感到愤怒和心寒。

舆论上的支持对医生是一支避免大规模“口水仗”的强心针,也暗示出医患关系在舆论中发生微妙的转变。但舆论倾向转变最多只被赋予“标志性转变”的地位,而在当下整体的医患关系环境中,倾向性的舆论是作用有限的“保守治疗”——不能掩盖袭医事件再次撕裂医患关系互信的负面影响。事件所衍生的支持舆论,对日后减少医闹甚至恶性袭医事件没有丝毫作用,因为大部分舆论除了谴责暴力外,并没有过多着笔于当代患者对医患关系的认识批判和警醒。

“很多患者认为,到医院花钱看病,属于消费行为。患者就是消费者,医生治不好病,必须赔钱偿命。这样的观点看似有道理,其实很荒唐……一旦发生医疗意外,医患之间立刻就会由‘同路人’变成‘陌路人’,病治好了,医生就是天使;病治不好,医生就是魔鬼。”早在今年5月17日,《人民日报》记者白剑锋撰文《尊重医生就是尊重生命》早已道出,患者和家属对医疗的认识已异化为简单的消费关系,肯花钱就能获得药到病除的治疗,这种简单的“就医消费”论往往带来“医疗万能”的过高期望,一旦期望破灭,则有可能衍生出见诸媒体的暴力事件。

针对医患关系弥合,各方人士总是有一套自己的药方,浅则是单方面在医院加强安保、增加医患之间时间与空间沟通;深则是敦促医改尽早完成、建立完善的法规和第三方调解趋势与渠道……林林种种,既不胜枚举,也老生常谈,执行起来或因为“各方面制约因素”而举步维艰,或许,趁着现在舆论转变的东风,更多去向民众灌输“看病不是简单消费”的认识,帮助他们认清医疗的真实本质,这才是预防医患冲突发生“惠而不费”的良方。(作者:章文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