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诊疗
健康生活
  • 养生
  • 营养
  • 两性
  • 心理
  • 中医
  • 育儿
  • 减肥
  • 女人
  • 美容
  • 整形
  • 健康新闻
  • 健康课堂
  • 家医互动
  • 即问即答
  • 健康WHY
  • 专家答疑
  • 整形圈
  • 医生圈
  • 病友圈
  • 数据中心
  • 疾病库
  • 医生库
  • 医院库
  • 药品库
  • 整形库
  • 本期导语:

    2015年3月10日-4月15日,家庭医生在线举办了"羊城好医生"评选活动,旨在宣传和寻找我们身边的"好医生",为大家提供一份权威的羊城就医指南。本次活动授予了全国神经系统遗传病研究的学术带头人,历任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会神经病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神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医学遗传学会常务委员,中国遗传学会广东分会理事刘焯霖教授“羊城名医”称号。刘焯霖教授表示,好医生需无条件为患者服务。【羊城好医生颁奖典礼】 【羊城名医】【羊城好医生完整名单】

    “羊城名医”刘焯霖:好医生需无条件为患者服务

    本期嘉宾:刘焯霖

    刘焯霖,全国神经系统遗传病研究的学术带头人,历任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会神经病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神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医学遗传学会常务委员,中国遗传学会广东分会理事,《中华神经精神病》杂志编辑委员,《国外医学》特约编辑等职。阅读全文

    80岁高龄仍一周出诊三次

    牺牲自我 心怀患者

        "我所获得的科研成果来源于病人,我必须无条件地为病人服务",这是刘焯霖教授半个世纪来的座右铭。熟人都知道刘焯霖对时间特别"吝啬"。"我最怕别人请我吃饭,一顿饭磨磨蹭蹭吃一个多小时,太浪费时间了。"所以,在独自留守广州的这十多年里,刘焯霖的一日三餐大都是在医院食堂解决的。"这样可以省下许多时间,利用这些时间我可以修改学生的论文,可以整理讲课材料。"

         唯一让刘焯霖最"慷慨"地花时间的,只有他的病人。80岁高龄的刘焯霖至今仍坚持每周出三个半天的门诊,其中一天还是周六,为的是方便上课的学生和那些上班不方便请假的病人。然而,刘焯霖出门诊,没有一次能准时下班。说是半天门诊,可上午的门诊他常常看到下午两时,下午的门诊更试过看到晚上8时。【详情】

    严守医德 拒收红包

        刘教授从医以来,严守医德,在中山一院和广大病人中有口皆碑。他为自己制订了三大原则:一是不把家庭地址留给病人;二是无论本院职工,还是来自城市、乡村的病人,都一视同仁;三是绝不收"红包"。有一次,为抢救一个四肢瘫痪的危重病儿,刘教授吃在病房、睡在办公桌,有时甚至彻夜未眠。三个月后,家人从刘教授手中接过被他从死神手中抢回来的小生命,流着眼泪递给刘教授一个红包说:"您是我们的救命恩人,请您收下补补身体吧……您不收,我们就跪下了。"但刘教授硬是婉言谢绝了。熟悉刘教授的病人都知道他的性格与做人原则,就把"红包"悄悄地塞到他的白大褂口袋里。但是每当他发现这些"无主红包",便全数上交医院。 【详情】

    桃李芬芳 硕果累累

        许多人都知道中山一院神经科主任、博士导师张成教授,上海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余龙教授,美国加州帕金森研究中心卓有成就的陈彪教授,但大家不知道的是,这些鼎鼎有名的中青年专家都是刘焯霖教授精心培育的高足。

         据2005年统计,在刘教授门下毕业的硕士研究生11名、博士研究生40多名。更令刘教授欣慰的是,已经有很多学生与他站在同一个领奖台上,仅留校的学生已获得八项科研成果奖,其中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详情】

    30年坚持亲自上门为患者诊病

        家住广州荔湾区现龄50岁的陈健珊患有先天性脑发育不全,智力水平一直停留在3岁左右,生活基本不能自理。陈健珊十来岁时,一天午觉醒来后她突然口吐白沫、四肢抽搐,两眼翻白……此后父母带着她四处求医,几乎走遍了广州大大小小的医院,诊断为癫痫、精神病、先天性智力低下等什么的都有,治精神病的药、治癫痫的药吃了不少,但她的病情并没有得到改善。

        正当陈家感到山穷水尽准备放弃的时候,1981年10月23日,陈健珊母亲突然在《羊城晚报》上看到了一篇介绍刘焯霖教授医技高超,治愈很多病人的报道。于是陈母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给刘焯霖写了一封信,反映自己女儿的病情,希望刘教授能救救她。令她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刘教授第二周便亲自回信,并约定要星期天上门为她女儿看病,并自此坚持了30年。

    亲自上门为陈健珊会诊

        那个让陈家人记忆一辈子的星期天,刘焯霖骑着自行车大汗淋漓地出现在陈家的门口。当陈母开门见到一位衣着简朴脸庞清瘦提着药箱的中年男人时,怎么也不敢相信这便是刘焯霖教授!

        没有太多的寒暄,刘焯霖便开始为陈健珊的病忙碌起来,经过刘焯霖教授精心的诊断,他非常肯定地告诉陈母,她女儿患的不是精神病,也不是癫痫,而是先天性脑发育不全,没法根治。之后,陈健珊停服了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改服刘焯霖教授开出的治疗神经受损的药物。经过1年的治疗,20年来每况愈下的病情竟然奇迹般的好转起来了!而且此后30年,没有再犯。

    坚持30年回访 成陈健珊的家庭医生

        转眼已30年,刘焯霖教授去过陈家多少次,陈家人自己都记不清,“但我们早就把他当成了老朋友,大恩人!” 多年跟踪回访,刘教授也对陈家有了感情,“反正现在家人都在美国,抽空去病人家看看,就当是走亲戚了,习惯了,不去放心不下。”

        借着这个便利,陈家人有个头疼脑热,总会先扛着,等刘教授登门时全家轮流请他看个遍。刘教授也从重未拒绝,主动担当起了陈家的家庭医生。2006年,刘焯霖去陈家看望时,发现陈健珊的父亲已患有老年痴呆,母亲患上了轻微的帕金森。这都是刘焯霖教授擅长的神经疾病,这位有着“帕金森斗士”之称的刘焯霖主动开始给陈父和陈母治疗,每次到陈家都是连续看三个病人,并根据病情调药,使陈健珊父母的病情得以控制。

    30年 仅收陈健珊亲手做的卡片作为回报

        陈家为了表达对刘焯霖的一片感谢,想了一个办法,陈母让陈健珊拿出她自己最喜欢的一张小卡片,手把手地教女儿在卡片上写了一句“刘教授,你比雷锋更雷锋,你比求恩更求恩,你是我的大恩人,祝你快乐安康!”然后让女儿把卡片送给刘焯霖手里。从不接受病人任何礼物的刘焯霖,这次破例收下了这份特殊的礼物。

        没想到刘教授将这份礼物保存得非常好,现在仍保存在他家的书柜里,“这份礼物对我来说是一种鞭策,因为很遗憾我只减轻了她的一些症状,却没能帮她根除病痛。”

    患者评价:这样的医生世界上没有第二个

    患者一
    疾病:肌强直

    感谢刘教授当年(2009年)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您那认真地望闻问切,和蔼可亲的态度,帮助病人家属忙碌奔走的身影,至今未能忘记,回来得匆忙,没能当面对您说一声谢谢,深感遗憾,遥祝教授好人一生平安!健康长寿!谢谢您!

    患者二
    疾病:帕金森

    几年前我发现自己的右手在写一段时间的字后,就会出现抖动,在住地医院没有查出病因的情况下,到中山医就诊的。刘教授一是年龄高;二是责任心强;三是态度好。虽然这个病目前还无法治好,但他能给人一种信心。

    患者三
    疾病:帕金森

    刘大夫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好医生,不仅医术高,医德更高。谢谢他!

    患者四
    疾病:先天性脑发育不全

    刘教授是我们家的恩人,这样的医生世上没有第二个,我们家人没有健康运,一家四口都是病人,但能碰到刘教授已是我们全家人的鸿运!

    往期回顾

    我眼中的刘焯霖教授

    最新评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