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家庭医生制要破医药养医

重点整合

家庭医生在线新闻频道出品

本期话题家庭医生制明年广东试点 业内人士称深推要多方合作

家庭医生制要在广东试点了。据广东省卫生计生委27日透露,广东将于明年在全省范围内试点家庭医生式服务,根据计划,珠三角的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等地将先行开展试点,并在5年内实现全省家庭医生式服务覆盖所有街道和镇村。然而,有媒体和分析人士对家庭医生制度的推广表示担忧,认为目前家庭医生制深入推行最大的障碍是以药养医,同时制度完善需多部门合作。【更多】

家庭医生制优先服务老弱妇孺,五年内覆盖全省范围

依照广东省卫生计生委的方案,广东版家庭医生模式,将分城乡、分人群逐步推进。城市社区的家庭医生式服务将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全科医师团队为架构,以签约全科医生为主体;农村地区将以乡镇卫生院团队为支撑,以签约乡村医生为主体。

根据规划,家庭医生在服务对象上,先从重点人群开始,以辖区内的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等为主,再辐射到重点人群的家庭成员,最后扩展到辖区内的整体人群;同时鼓励珠三角注册全科医生人数较多的地区,建立责任医护团队。

广东省卫计委提出试点家庭医生制后,部分业内人士对此举表示看好,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家庭医生制推行计划已经被纳入广东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范围,家庭医生式制将有望在广东被较好地贯彻执行,而且。家庭医生制的广泛推行将有助于实现患者合理分流,减少大医院的压力。 

家庭医生制列入基层医疗考核,签约将提医保支付比例

什么是家庭医生制?所谓的家庭医生制,是通过签约对服务对象实行全面的、连续的、有效的、及时的和个性化医疗保健服务和照顾的新型医生。目前,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行家庭医生制服务。而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家庭医生组织共同指出,平均每2000人口就要配备1名家庭医生,才能满足群众对基本卫生保健的需求。

据了解,广东在家庭医生制试点工作启动后,签约者和非签约者在医保支付比例和医保门诊统筹上将体现差别,对在基层首诊和转诊的签约者,其自付比例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低于非签约者。

与此同时,广东还将积极探索家庭医生式服务的筹资和支付方式改革。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将被纳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范围,重点考核服务质量、签约数量以及服务对象满意度等,以确保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不能以“价格优惠”推广家庭医生制,完善是多部门责任

家庭医生制在广东试点虽然被“叫好”,有业内人士也表示担忧,其中,一位接受媒体《南方都市报》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就广州而言,广州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医生基本上都是分科的,真正要实现真正的家庭医生服务服务,在医生方面依旧需要培训;另外,家庭医生制的实现还是需要配套建立全科到专科的转诊制度,在国外很多国家,如果没有全科医生出具的介绍信,患者直接到专科医生那边看病是无法报销的。

早在2011年,上海曾试行过“家庭医生制”:在长宁、闸北等十个区域率先开展了家庭医生制度的试点。然而据相关数据显示,上海一名家庭医生的平均月收入税前在5000~6000元,这与大医院医生相比有明显差距,有的要差一半左右。

11月28日,《南方都市报》社论《折翼的“家庭医生困局”怎么破》中指出,国外的家庭医生收入、地位都很高,而在国内,家庭医生现状的形容只能以“苦逼”形容。因此,该社评直接指出:以药养医是家庭医生式服务一诞生就存在的桎梏,仅凭价格优惠即使短暂吸引来了高签约率,也不可能实现建立分级诊疗模式的初衷。

红网评论员徐大发《推广“家庭医生”服务须先破制度“瓶颈”》一文指出,家庭医生制度并不是医疗卫生体系单方面的工作,它的完善和成熟需要很多方面的帮助:财政要怎样投入,医保制度要怎样改进,拨款的资金管理怎么分配,家庭医生的编制是如何确定……这些问题需要国家发改委、人社部等多部门的参与。 

相关新闻链接: 零售药店担心因家庭医生制推广而受挤压

据《南方都市报》消息,在家庭医生制推广的同时,有零售药店业的人士则在担心,如果基层医疗机构展开的家庭医生服务一旦在5年后覆盖广东所有街道和镇村,那么预计零售药店的日子将更加难过。以广州市为例,该市社区医院可用药已经增至近1000种,且全部零加成销售,医保可报销额度更是高达八成。而相比之下,药店所售药品并不实施零加成政策,也无政府相应的补贴,即便是医保用药,报销也只限于刷医保个人账户部分。

广东药店联盟此前曾表示,新医改实行的零差率以及医保体系对药店的开放不够已使原有的“小病进药店”变成了“小病进社区”,直接影响到了药店的客流量急剧下降。而随着家庭医生模式的推进,在一些药店业人士看来,未来药店业或将面临“小病找家庭医生,取药到社区”的进一步挤压。(稿件文字来源:《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红网) 

家庭医生制相关文章列表

  • 上海今年起全面推广家庭医生制
  • 北京京海淀区实行家庭医生制
  • 吴小岭:家庭医生制对医药行业的影响
  • 深圳福田区实行家庭医生制
  • 评论:理性舆论回归医患关系是好开始
  • 上海数年内完善家庭医生制
  • 沪家庭医生制试点进展顺利
  • 陈竺盼为签约式家庭医生制推行顺利

制作人员

编辑:贝贝

主编:郎成林   总监:邹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