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医学会罕见病学分会成立 剖析中国罕见病现状

广东省医学会罕见病学分会正式成立

    2013年6月29日,广东省医学会罕见病学分会正式成立,这是继山东、上海、北京后成立的全国第四个罕见病学专门机构,分会还聘请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所所长钟南山院士、广东省人大副主任,暨南大学副校长周天鸿出任分会顾问,广州市儿童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刘丽教授担任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罕见病学分会的成立,对于提高罕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推动建立罕见病基本医疗保障机制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第一届委员会共有委员59名,分会常委班子将带领我省罕见病领域的精英学者,通过广东省医学会的学术交流平台,努力提升我省罕见病学科建设水平,使我省罕见病学科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具体而言,拟从以下几点开展工作:

    1、搭建罕见病学术交流平台,加快与国际先进接轨,促进国内外合作交流。

    2、加强省内罕见病研究,提高对罕见病认识及诊治水平。

    3、引导科学研究,促进学术交流活动。

    4、发展会员,壮大队伍……[详细]

刘丽:罕见病非绝症,部分疾病也有治疗方法

    罕见病也病可以治疗的,比如比较常见的维生素B2缺乏、B6缺乏,这些药非常便宜,但是要诊断出来,小孩五六个月发育迟缓,诊断出来后,这个药不贵,你吃了以后立竿见影,有些病通过饮食就可以治疗。但因为是罕见病,很多医生对它没有很深的认识,所以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治疗。

    但有一些疾病比如戈谢病、法布雷、还有庞贝病需要特殊用药,这些药物非常昂贵,需要一直用药,用一辈子,就能跟正常人一样……[详细]

罕见病治疗体系在中国的现实状况

    罕见病是指发病率极低、很少见的疾病。约有80%的罕见病是由遗传缺陷所致,其中一半的罕见病患者在出生时或者儿童期即可发病。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确认的罕见病种约6000至7000种,占人类疾病的10%左右。

    资料显示,在我国,将新生儿发病率低于万分之一,或成人患病率低于五十万分之一的疾病称为罕见病。目前,只有不到1%的罕见病拥有有效治疗的方法。为了使这部分可被医治的患者获得平等治疗的机会,需要政府、学术团体、医疗机构、基金会等方面的努力……[详细]

健康资料库

什么是罕见病

    罕见病是指那些发病率极低的疾病。罕见疾病又称"孤儿病",在中国没有明确的定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罕见病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的疾病。世界各国根据自己国家的具体情况,对罕见病的认定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美国将罕见病定义为每年患病人数少于20万人的疾病;中国台湾则以万分之一以下的发病率作为罕见病的标准。[我要关注罕见病问题]

国内罕见病患者个案

停药意味着等死 大学生遭受骨痛折磨

    1990年底,2岁的我被怀疑为戈谢病,戈谢病是一种罕见病,会导致肝脾肿大,骨痛已经骨骼病变,发育迟缓,终身残疾甚至死亡。当时,北京记录在册的患者仅有2例,这个消息如惊天霹雳降临到我母亲的头上,医生已经对还是有效的我判了死刑……[详细]

山区儿童顶着超大肚子 母亲含泪写信求政府

    琪琪的治疗不能断。但是吃中药的那一年里,孩子的脾脏越来越大,肚子越来越鼓,总是不断得肺炎、气管炎。为了保住孩子的命,祺祺只好做了脾脏切除手术,失去了脾脏的琪琪那么瘦小,我们才知道肿大的脾脏曾经占据了他身体将近五分之一的重量……[详细]

女子患罕见病 皮肤紧绷发硬刀都划不开

    琴姐(化名)今年35岁,来自攸县,她是2月16日住进一医院的。病床上的琴姐,五官清秀,脸部有些肿。近一年来,她的皮肤变得绷紧,褶子也少了。琴姐介绍,3个月前,她出现肢端发白发紫;1个月前,关节出现肿痛,双手及前臂肿胀变硬……[详细]

85后女子分娩后形如老太

    本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但1985年出生的胡女士却在分娩后形如老太!经过诊断,胡女士患上了"获得性面部皮肤衰老症",全世界目前共有十几例病例,发病原因尚未明确。日前,胡女士经过郑州市人民医院检查,确认符合手术条件,已于周日下午进行了手术……[详细]

全球几种常见的罕见病

白化病

    一种遗传病,由于黑色素或黑色素体生物合成缺陷,为皮肤、眼睛、毛发等色素缺乏,患者易晒伤、大多有眼球震颤、怕光、低视力等现象……[详细]

庞贝病

    一种溶酶体贮积症,严重的神经肌肉病变,患者表现为进行性肌无力,逐渐出现呼吸肌受累并致呼吸功能衰竭……[详细]

戈谢病(旧称高雪病)

    溶酶体糖脂贮积症中较常见的一种,因基因突变导致葡萄糖脑苷酯酶缺乏,不能分解相应脂肪,此种脂肪贮积在肝脏、脾和骨髓中,致多种器官受累、发病……[详细]

肢端肥大症

    是脑下垂体因增生或肿瘤而引起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成年人发病表现为皮肤弥漫性肥大增厚,面部皮肤纹理增粗,皱纹加深,鼻唇沟增宽,舌、嘴唇变厚……[详细]

国内罕见病研究、治疗和医保制度的现状

由于发病率极低,罕见病一直为我国卫生机构、医药企业和社会各界所忽视。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尚无对罕见病的官方定义。国内对罕见疾病的研究、治疗还处于初始阶段,研究罕见疾病的机构少、专家很少,大部分罕见病患者长期被误诊、漏诊,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国内药物缺失让罕见病患者陷绝望

    在我国,戈谢病患者不过几百人,但由于制度的缺失,目前国内没有治疗此类病的药物,所需药物都是采取特批的形式从国外进口而来,费用极其昂贵。这一群体在忍受疾病折磨的同时,在医疗、教育、就业、保障等方面的境遇堪忧,还陷入无药可用的绝望。

    由于患罕见病的人群少、市场需求少、研发成本高,很少有制药企业关注其治疗药物的研发,因此这些药被形象地称为"孤儿药"。目前我国对于"孤儿药"的研发仍处于一片空白,戈谢病患者的治疗药物基本依赖国外进口,我国部分戈谢病患儿是依靠中华慈善总会和美国健赞公司的赠药——思而赞度日,还有相当一部分患儿和18岁以上的患者因无法接受这种免费赠药,陷入无药可用的境地。

    由于药物全靠进口,这些"救命药"未必能每次都准时派放到每位小患者的手中。未能按时用药便会影响病情,也因如此,学校出于"安全"考虑,往往把戈谢病患儿"拒之门外"……[详细]

罕见病治疗并未纳入医保

    据估计,我国各类罕见病患者超过一千万人。然而,目前在已确认的近七千种罕见病中,只有两种罕见病被纳入部分城市的医疗保障范围,但包括PNH(阵发性睡眠型血红蛋白尿症)在内的其余罕见病尚未被纳入医保,患者难以承担巨额的治疗费用。

    PNH是一种后天基因突变所致的疾病,患者会出现血管内溶血,继而引起贫血、栓塞和器官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缩短生存时间。我国尚无有效针对PNH的治疗方案,患者只能依赖输血等支持治疗以延续生命,时刻面临多种并发症甚至死亡的威胁。目前,发达国家已有治疗PNH的药物,但因为每年需要花费上百万元的治疗费用,所以即便药物获批进入中国市场,患者也难以承担。

    近两年来针对罕见病的医疗保障制度在我国部分城市加速推进,但被覆盖的病种极少,因此针对罕见病的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详细]

专家出策:如何让罕见病患者有药可治

广州市儿童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刘丽主任:

    有些罕见病是可以治疗的,但我们国内研发治疗药物要比较长时间,国外已经有现成药物,国内最好能最好能够引进来并开发利用。国家在引入"孤儿药"的过程中,最好建设绿色通道,方便国内专家们对药物进行临床验证……[详细]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张成副主任:

    一是政策上倾斜,我们政府应该多关注这些家庭和患者,在医保政策、福利政策方面给予优惠。二是媒体要对罕见病进行广泛宣传,让罕见病患者不会遭到歧视。三是专业医生的提高,应加强培训,提高治疗效果。四是仪器检查,检验部门应该有规范的高质量的报告,检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确诊……[详细]

    因为罕见病能治疗是1%,所以即使全包政府的负担也不重,在很多其他国家都被列入医保范围,国外基本上是政府全包,包括我们台湾也是政府全包,香港现在也通过的法案,但我们国家谁负担呢……[详细]

策划团体 鸣谢

主编:郎成林  策划:方毅 贝贝 监制:邹莲